trees-584237_1280  

文/Teresa

 

湊佳苗的《絕唱》從第一篇「樂園」──

講述地震後倖存的小女兒,與母親間有個化不開的結,

因為母親的那句「為什麼是你?」她的心從五歲那年就封閉了起來。

 

哪個母親會不愛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

 

湊佳苗所描述的故事開始讓不同家庭背景的我們辯論,

有人看了大哭覺得媽媽好傷人、有人沒有特別感覺、

有人覺得媽媽其實什麼都沒做、
有人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會有覺得父母偏心的時候嗎?
有人覺得主角太鑽牛角尖……

 

日本文學,某些時候傳遞出壓抑的情感,在閱讀過後總覺得胸口悶悶的,

也許某部分歸咎於日本社會的牽制、民族性表面的保守壓抑,

在湊佳苗筆下的親子關係,更顯現出無法溝通的鬱悶感。

 

經過這樣的討論,我們突然期待著每周只來一篇的書稿,

好不容易等到「約定」、「太陽」、「絕唱」篇章一一看過後,

重複著激烈討論的一個月,每一周都在分享讀書心得,

最後我們綜合所有人的心得,

製作了兩支影片,影片中呈現的氛圍也許讓人不明所以,

短暫得像是搔不到癢處般的不痛快,但唯有看過《絕唱》之後,

回過頭來觀看影片,那留下的餘韻將會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絕唱》樂園篇、約定篇

 

 

 

《絕唱》的四段故事都跟20年前發生的阪神大地震有很大的關聯,

在一個巨大的意外災變中,活下來的人要怎麼面對未來的日子?

 

我想起曾經看過一個電視節目,

製作團隊到美國紐約世貿遺址弔唁逝去的故人,

並採訪了一位父親,

因為911事件,這位父親,在同一天同一個時刻失去了兩個兒子,

也許那一天不只這位父親有這種撕心裂肺的痛,

但那種悲働我們大部分人是無法說出感同身受這種話的。

ground-zero-516094_640   

(圖:紐約世貿遺址紀念廣場)


於是,我懂了,看完這四篇湊佳苗醞釀20年的篇章,

四段故事,四個不同年齡的女人。

她們都在人生不同階段中經歷重大災變,也因此心中某一處崩塌了,

年輕的大學生、還不到三十歲的單親媽媽、

三十多歲適婚年齡的老師、四十歲回首年輕時自己的作家。

 

我把他解讀成: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都可能遇到當時無法承受的傷痛,

在這幾個故事裡,學會用智慧面對、並試著化解它。

雖然那些過往,在我們的心中都會留下痕跡,

但是你知道,那就是過去,那確實存在著。

 

 

人生無法重來,及時說愛,不要讓死亡成為遺憾。

新品提報圖片-立體封面300dpi  

28屆山本周五郎賞入圍作品

湊佳苗走出《告白》的黑暗,迎向溫暖重生的《絕唱》

一個醞釀20年的小說主題、

一段雖然黑暗卻透著溫暖的人生旅程、

一窺書中最真實的湊佳苗──

 

arrow
arrow

    三采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