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79 

文/Teresa


在看過《絕唱》之後,文中看似輕描淡寫的描述,
撫過我們心頭,
看進我們心裡,在心中留下了深淺不一的痕跡。
它沒有好萊塢大片的聲光效果,它是淺淺品嘗略有苦味的小品。
那淡淡的苦味,在喉頭化開,逼出了眼淚。


闔上書本,想到最近看到一個讓人心痛,卻又無能為力的事件。
起因是PTT婚姻版上的ㄧ篇Po文,
原發文者是一位父親,他的太太不喜歡自己的小孩。
因此向網友詢問:「不喜歡自己的小孩怎麼辦?」

超過百篇的回覆,都在討論「為何有這樣的父母?」「乾脆離婚,不要傷害小孩」
「畢竟自己生的,怎麼這樣想」「不愛孩子,為什麼要生?」

事件參考


正當大家探討的方向針對該不該離婚或是群起撻伐的時候,
其中一位網友的回覆,讓我們看到事件的本身隱藏著多大的問題,
那是這位網友身為社工的學姐所接觸到的一個案例。

關於一個年僅8歲,卻有自殺念頭的孩子。


孩子是隔代教養,父母周末才接回家,
孩子在8歲就學會自殘、說謊、偷竊
……自殺。
是什麼原因造成才國小一年級的孩子想讓自己消失?


母親說他又胖又醜,為什麼還要吃飯!
所以,孩子吃飯時壓力大,吃了就吐,吐了又被罵。


母親的言語刺激、父親的不予理會,
爺爺奶奶覺得是個女孩,無法傳宗接代,
這個孩子,在世界上不被需要。
他心裡也許是這麼想的。


最後,國小三年級,他成為天使。用自己的方式。離開這個不需要他的世界。

事件參考



boy-447701_1280  


「孩子這麼小,懂什麼?」
「他這麼小哪記得住?」

孩子都知道的,從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有記憶,感同身受,
媽媽的羊水聲、媽媽的心跳聲、媽媽我說話聲、媽媽心情很好、媽媽今天吃辣
……

「根本就不記得?別小看5歲小孩的記憶力,他們全部、全部、全部都記得!」
「重視自己更甚於小孩的人,就不要生什麼小孩!」
《絕唱》裡第一篇「樂園」的毬繪(馬里耶)說。

「講這樣,都已經有了啊,怎麼可以殺人。」被罵的杏子這樣回答。
一個未婚媽媽,自己都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生了孩子,
雖然也算努力的工作賺錢養小孩,但怎麼也無法掩蓋她其實偶爾討厭這個孩子。


孩子之於父母,是什麼樣的存在?


社會案件的發生,無關家庭富裕與否,
我們常看到新聞事件,最後的偵查結果會出現嫌犯因為從小
……


這些所謂的精神疾病:心理偏差、反社會人格、憂鬱、自閉、躁鬱
……
是「從小」就深植在心裡的絕望,父母或外界給予滋養,漸漸茁壯。
枯萎的是小小年紀的天真無邪。


父母之於孩子,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別再說自己忙,別再說你很吵,別再說你自己看著辦。
別再說自己小時候是如何跌倒不會哭、吃飯不會掉滿桌。

孩子是一個個體。
請好好的跟他說話,因為你也曾經是個小孩,
還是孩子的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


湊佳苗的著作中,不乏關於女性親子議題,
以往多偏向沉重悲傷的情感,
在新作《絕唱》中,四位主角皆為女性,
其中兩篇「樂園」、「太陽」更是緊緊串連著母與女的關係,
不同我們預先設想的黑暗,
《絕唱》裡的主角,最後都抵達有著微風徐徐、純淨白色沙灘、藍色透明海洋的樂園。

希望心裡曾經受傷的你,也能尋找到心中的樂園。


新品提報圖片-立體封面300dpi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絕唱》一書


28屆山本周五郎賞入圍作品

湊佳苗走出《告白》的黑暗,迎向溫暖重生的《絕唱》

一個醞釀20年的小說主題、

一段雖然黑暗卻透著溫暖的人生旅程、

一窺書中最真實的湊佳苗──

 

 

arrow
arrow

    三采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