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xels-photo-45059.jpeg

文/臺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 陳俊旭 

這本書讓我想起大約二十年前,當我在美國巴斯帝爾大學唸醫學院的時候,休息室外面就是一個幼兒遊戲區,
這遊戲區很不一樣,它是把遊樂設施建在沙土上,我常看到教職員或學生家屬會帶著家中嬰幼兒,
在沙土中玩耍,玩得臉上、全身髒兮兮,父母也不介意。
這一幕景象,不是發生在落後國家,而是在一個非常先進的美國醫學院,
身為頂尖自然醫學學府的一份子,我們都知道,幼兒接觸泥土,對他的一輩子充滿益處。


非常諷刺地,幾年後,當我受邀舉家回台,帶著大女兒參觀台北的幼稚園時,
全園飄著消毒藥水的氣味,園長很驕傲地告訴我,他們幼稚園每天消毒二次,
保證園內絕對乾淨。我心想,在這樣用化學藥物堆砌而成的「乾淨環境」中長大,身體怎能健康?


就像「飲食中要少油才能健康」一樣,「要把細菌殺光才能避免生病」也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觀念,
但在所謂「進步」的地區,大家卻奉行不悖,結果是這些地區的慢性病罹患率越來越高。
反觀,窮鄉僻壤的落後地區,大家吃傳統的飲食、過著不怎麼乾淨的生活,
卻不容易罹患過敏、自體免疫、癌症等等疾病
,在看完此書後,讀者終會明白其中原委。


時間再拉回巴斯帝爾大學,我在校區的有機菜園和藥園裡,
很訝異看到白人同學直接摘了豌豆、芥藍菜、藥草,就往嘴裡送,
這和從小到大,父母和老師所灌輸給我的衛生教育,顯然不同。
我在美國念書時,也正好見證到一個很有名的案例,
一位嚴重大腸潰瘍症病患,因吃高加索山的土而完全痊癒。


乍聽之下,我們是不是開始要多吃泥土呢?
書中說得好,現代化城市中固然塵土飛揚,
但卻不是以往鄉村的有機土壤,
但如果可找到有益身體的土壤,的確可以少量攝取。


這本書從作者母親的腸漏症出發,一路談益生菌、奶、糖、油、麩醯胺酸、醃製物、發芽穀物、居家毒素、到糞便移植,
把整個腸道健康所需要的條件都提及了,的確是一本好書!
但它可能會顛覆你從小的衛生習慣,不過我保證值得仔細閱讀,因作者說的都是真的!

 

推薦序出自 《土療,讓你更健康:治好百症根源腸漏症,就能治好皮膚炎、過敏、糖尿病、甚至憂鬱症》

1026_15751.jpg

 ★亞馬遜疾病類暢銷榜第1名

★亞馬遜超過500位讀者5顆星狂推!

★本書將顛覆你對細菌、過敏、腸胃問題、糖尿病、憂鬱症的既定常識!

你的過敏、氣喘、食物敏感症、消化道疾患、關節炎、甲狀腺亢進等等,

可能皆來自同個原因:自體免疫疾病之源─「腸漏症」。

捨棄過度殺菌,親近塵土,執行真食物的土療飲食計畫,讓身心靈真正痊癒。

 

吳明賢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主任、臺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林宜慧  樸谷工坊創辦人/大地與身心靈療癒工作者

許瑞云 《哈佛醫師養生法》系列作者

陳邦基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教授‧顧問醫師

陳俊旭  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

買買氏 〈直接跟農夫買〉發起人

親土推薦 (按姓氏筆畫排列)

arrow
arrow

    三采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