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的人體實用手冊》L編

pexels-photo-356079.jpeg

人們常說,自己的身體狀況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身體嗎?你知道你的眼睛構造有一個「盲點」,在盲點範圍內的影像全都是你自己「腦補」的嗎?你知道在你睡著後,你的大腦反而更起勁地幫你複習記憶嗎?你知道當你喜歡上某個人,你的身體會自動出現哪些反應來「暗示」對方嗎?人體是世界上設計最精密也最神秘的系統,為了「有效」地使用並且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你會需要一本實用好讀的「人體使用手冊」。

  可能有些人會說,身體有問題找醫生就好了啊,使用手冊什麼的,可以幫我解決問題嗎?我要一本「人體實用手冊」做什麼用呢?

  舉例來說,當你做菜時不小心切到手,或是走路走一走跌倒破皮,你會消毒、包紮傷口,還是晾在那它自己就會好了呢?你知道傷口裡面正在發生什麼事嗎?

  的確,如果是普通的小傷口,你不去管它,它也會自己止血、結痂、癒合。那是因為血管破掉時,血小板會聚集在傷口處(這個大家都知道),還有一種絲狀的纖維蛋白會「捕捉」紅血球(這你可能就不知道了吧),形成血塊固定傷口。然後這些血塊和死掉的細胞會變成乾痂,等到痂掉了傷口就好了。

  那為什麼還要擦藥、敷藥?(擦藥很痛的!)如果那傷口很不幸地在你的臉上,你總不希望留下疤痕吧?傷口表面的痂越厚、越大,留下的傷疤組織就會越明顯。傷口結痂除了止血,也是為了阻絕外界的髒東西和細菌接觸到正在癒合的真皮組織。然而結痂暴露在空氣中會變硬,新生的皮膚細胞只好繞遠路,從乾掉的痂下方生長,新長好的皮膚也就更顯得凹凸不平。如果在傷口表面包紮、敷藥,傷口會自行滲出組織液來保持濕潤,新的皮膚細胞就可以直接在傷口表面生長,不僅癒合速度更快,也可以降低感染風險和留疤的機率。

  如果你不在乎疤痕,傷口也乾乾淨淨的,那倒也沒事。就怕劃傷你的刀剛才切過生肉,或是你跌倒的地方就在垃圾堆旁邊,那你再不清理傷口,你體內的免疫細胞和抗體大軍就得全體備戰囉!當受傷的細胞受到外來物入侵時,會釋放組織胺,向人體的免疫系統發出警報。最早抵達現場的是巨噬細胞和顆粒細胞,它們會吞掉入侵的細菌和已經死掉的人體細胞;如果入侵的細菌太多了,B細胞就會趕往感染部位支援,開始產生抗體;T細胞則會釋放可以殺死細菌的化學物質,並且鼓勵巨噬細胞吃掉入侵者。在你看不見的傷口之下,你的身體正在和入侵細菌展開一場細胞保衛戰!膿汁就是免疫細胞的屍體,所以如果你的傷口紅腫化膿,表示細菌症在入侵你的身體,如果不趕緊處理,嚴重發炎起來可不得了(令人微風喪膽的蜂窩性組織炎有聽過吧)!

「IMG_8943」.jpg

 

 

「IMG_8949」.jpg

 

  上述這些關於身體的「小事」,醫生可能不一定有空告訴你。還是你要等到傷口都發炎了,才要去找醫生呢?讓我再以最近很熱門的「大腸」來舉例好了。大家對於腸道的基本認識,就是小腸負責吸收營養,大腸負責排出殘渣廢物。但是,難道這兩公尺長的大腸,唯一的用途就是裝大便嗎?

  近年來科學研究證實,人體內的細菌數比人體細胞數還要多,而這些細菌有好有壞,其中的70%就定居在大腸。為什麼營養師都說要多吃青菜和穀類等粗纖維的食物?除了幫助大腸蠕動(纖維越多、體積越大,越能加速蠕動),這些小腸消化不了的纖維正是大腸微生物的重要食物。它們透過發酵來「吃掉」這些碳水化合物,然後產生維生素B、維生素K、乙酸、丁酸等,幫助人體吸收鐵、鈣等礦物質,甚至提供腸道細胞所需的能量。此外,住在大腸絨毛表面的益菌為了阻止外來的害菌跟它搶地盤,會釋放能擊退害菌的化學物質,等於在腸道表面形成了一層保護膜。

  原來除了我們的皮膚,住在大腸裡的細菌可說是人體對抗外來害菌的第二道防線。若想讓腸道更健康,你可以補充益生菌。而你更應該知道的一件事,就是小心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雖然可以殺死害菌,但也會無差別地殺死人體內的益菌,如果濫用抗生素,那些住在你大腸裡的益菌群可能永遠再也回不來了……而這些也是醫生不一定會說,但你一定要知道的「大事」!

「IMG_8948」.jpg

 

「IMG_8947」.jpg

  這些關於身體的大小事,通通都在這一本《我的人體實用手冊》中「畫」得一清二楚。沒錯!有些知識用寫的很複雜,用說的容易搞糊塗(畢竟不是人人都有一顆理科腦袋),轉化成圖像之後,免疫系統與感染反應變成一幅細胞攻防戰爭圖,大腸與消化系統的各部位功能和食物分解的方式也一目瞭然。正因如此,我們才敢說這是一本「從九歲到九十九歲都能輕易理解」的人體使用說明書。想要活得健康,也許你該從「認識自己」開始!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我的人體實用手冊:看圖就能懂的生命奧祕》

1024_17109.jpg

✨第1本人體知識醫學圖像化的百科

✨美國亞馬遜★★★★★好評

✨三軍總醫院團隊  專業審定

arrow
arrow

    三采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