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類大未來》

目前世界上每三人就有兩人擁有或使用手機,就連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低度開發國家也很常見。現代人主要透過手機(電信)交流,網際網路反倒不如手機這般普及據統計,已開發國家的每五個家庭有四個能上網,低度開發國家則降至每十個家庭還不到一個有網路。我們有理由擔心這樣的科技鴻溝(或者說數位鴻溝),但無法簡單將此現象與其他社會問題畫上等號。不難想見,不同的年齡層也隔著上述鴻溝。根據英國二○一六年的一份調查,近三個月曾使用網際網路的比例,十六歲至二十四歲人士超過百分之九十九,七十五歲以上人士僅百分之三十九。

 

網際網路的使用情況僅代表趨勢的一角。行動網路讓網路使用模式轉向「永遠在線」的心態。一九九○年代出生的人,即所謂的「Z 世代」,從未見識過無電腦和手機的年代,而這些人現在陸續成年。二○一一年,英國有份調查取樣十六歲至二十四歲人士,發現百分之四十五的人覺得處在「上線」狀態的時候最快樂。現在多數公司會要求員工以手機和電郵隨時聯繫,人們也會利用手機與電郵在上班時間處理家務或私人事務,職場與家庭的界線也因此被打破。

 

類似統計不勝枚舉,箇中意涵卻非顯而易見。若以當前統計數據外推,意謂著十年過後,全世界會有四分之三的人擁有手機。然而使用手機對肯亞農人或蒙古牧民,以及對倫敦金融中心的交易員來說,結果是兩碼子事。

資訊科技與社群媒體如此普及,說它們使人類生活「轉型」並不為過,也確有「顛覆」之能。但二者到底會使哪些事物轉型,又將顛覆什麼呢?把二○一一年的「阿拉伯之春」想成是一次「推特革命」(Twitter revolutions)足以令人振奮,只可惜相關佐證早已蒸發,而且無論如何,這種想法對於了解事件後續走向一點幫助也沒有。

「資訊相連」只是世界趨勢的全局一景,人與人、社會與社會之間將更加彼此依賴,包括交易、旅行、疾疫、審核、隱私等眾多層面皆會互相影響,宛如一鍋令人期待的大雜燴,誰也無法預料滋味如何。而人類生存迄今可從經驗中學得些什麼?以下是我個人提出的一些建議:

  • 人與人互相連結不代表能互相包容,反倒可能各執一詞、僵持不下,使政治論述變得更加粗蠻,或使極端主義變得更為偏執。並無跡象顯示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能鼓勵人們放開心胸討論是非;從某方面來看,它們的設計讓人更容易排除異議及質疑,透過演算法提供個人化的新聞或購物建議便是一例。以前,想找一些否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偽歷史來讀還得花點氣力,現在滑鼠點兩下就成了。

 

  • 資訊科技有可能會加深既有的偏見與誤解,當然也有可能擴大社會的不平等。在商業貿易、藝術、娛樂、名聲等方面,市場比以往更傾向「贏家全拿」的局面。心理學研究指出,這正是網路上各種「評價制度」的目的,讓人輕易看到其他人做出的選擇,進一步被影響

 

  • 一項工作如果能由機器人代勞,未來多半會被機器人接手。眼下金融市場已有諸多交易由演算法自動執行,局勢發展之快,而且自成規律,遠非人能掌控。至於規律為何,我們至今尚未真正摸清。自動化的態勢將不斷擴展到更多精密行業,如醫療保健和教育。

 

當然,這未必沒有好處:機器人醫生無須睡眠,病患看診不用等上好幾週;有了基因數據與植入人體的監測裝置,機器人對病患的健康狀況將有更深層的了解,也許遠非人類醫師能及。話說回來,自動化也將改變勞動市場,而我們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是,失去社會生產力的人等於被剝奪經濟實力,更不用談什麼享受閒暇時光。

 

  • 你最重要的資產可能不是技術、知識,甚至也不是財富而是名聲,比如你在網路上的評價。這表示一個人必須善加經營及傳揚自己的名聲;你可以自己來,也可以像大企業那樣花錢請人代理。

以上趨勢並無明顯的單一走向,更確切地說,其中還內含許多矛盾,例如謊言更容易被揭穿,卻也散布得更快、更容易。重點是,這樣的改變並非發生於空想的社會政治情境;而這樣的改變發生在中國所代表的意義,和發生在瑞典或伊朗截然不同。

 

若說我們可從中得出以下關乎人類未來的啟示,應不至於有爭議:每個人的身分不再像過去那般單一且固定,將變得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元。我們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不同的身分;這些身分互有重疊而且日益難分,卻又能清楚地以不同的方式劃定個人的觀點和選擇。特別是傳統用來界定身分的社會標準(例如年齡和國籍)都將不再那麼重要,公私身分的界線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以社會階級、族群歸屬、政治立場為本的身分定義,將讓位給新的劃分標準,例如出身城鄉或教育程度的高低。

如果個人身分的傳統特質變得支離破碎, 可以想見未來社群的向心力將會更為疏遠,社會階層的流動性降低或是邊緣化,讓種族隔離或極端主義有機可趁。但換個角度來看,科技及網路帶來人際關係的「超連結」(hyperconnectivity),將有機會強化正向群體認同,賦予營造社群的新契機。未來,無論是生活或身分,人與人都會逐漸變得密不可分。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我認為有好也有壞,而且不論何者的影響都會越來越大。

◎作者簡介:人口學:菲利浦.波爾(Philip Ball)

科學作家,二十多年來一直擔任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的編輯, 目前也有在《化學世界》(Chemistry World)、《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BBC 未來》(BBC Future)、《展望》(Prospect)等期刊寫專欄,並不定期為《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衛報》(The Guardian)、《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和《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等出版物撰稿,最近還開始在BBC Radio 4 擔任《科學故事》主持人。著有Bright Earth: The Invention of Colour、The Music Instinct、Curiosity: How Science Became Interested in Everything、Invisible: The Dangerous Allure of the Unseen 等書, 其中Critical Mass: How 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 一書獲得了2005 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書籍獎(Royal Society Prizes for Science Books),最新著作為The Water Kingdom: A Secret History of Chin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采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