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untains-nature-man-person1  

文/Sophie Liu

 

 

如果書的作者,是一部電影的主角,

那麼編輯,就是幕後的導演,

決定這個故事,該怎麼說,才能將人與戲都發揮到極致。

而行銷宣傳,就是決定預告片該如何剪輯,才能賣座的關鍵。

 

為了把這部片拍好,

所以,Re劇本時,需要和作者大量溝通,

導戲時,還要告訴作者該怎麼詮釋,

他才能發揮最精湛的演技,打動觀眾的心。

 

上映後,暢銷榜單猶如金馬獎,

作者有沒有拿到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作品有沒有拿到觀眾票選獎、最佳設計獎,

出版社有沒有拿到最佳影片獎,

這部電影,每個環節都扣著出品人、導演、主角、行銷宣傳的心。

 

一路以來,我自己覺得,我們投注在一本書的精神,

就如同製作一部縮時的電影,

耗費的心神並不亞於一部耗時鉅資的電影。

 

其中,最令我期待的是,與作者每次的相遇,

(廢話,他可是萬中選一的男主角或女主角耶!)

雖然,過程中總有些難搞的迂迴、進進退退又推進。

 

但我只要想到,自己和一個素昧平生的人,

為了一本作品而產生連結,他願意傾盡全心全意,

對你訴說他的經歷,他的初衷,他的體悟,

就為了齊心一力要把書做好,不覺格外可貴。

 

於是,編了無數的書,也聽了無數的人生故事,

催生每本書的過程,猶如參與了作者人生中最精華的片段。

 

他可能是一位自己也曾經憂鬱的精神科醫師,

因為吃藥無法解決他的問題,所以離開了收入豐厚又安穩的醫療體系,

踏上了探詢身心整合的醫療之路,一路跌跌撞撞,以身試法,

終於找到能夠透過身療、心療、食療不藥而癒的方法,

於是想向全天下因憂鬱所苦的靈魂,

告訴他們,有一條可以走向人生出口的道路,

 

因為這條路,他猶如天堂路般真切地經歷過,

所以合作譜出了《我也曾憂鬱》

我也曾憂鬱-立體書封  

 

 

最有人情味的部分是,同事們知道我在做這個議題,

更善意地提供了他們的親人、友人中真切的憂鬱症病況、閱讀的角度。

 

我才知道,原來在這個社會裡,

有這麼多人,受憂鬱所苦,

有更多的人,不知道自己得了憂鬱症,

以為自己只是不慎拐進了人生的暗巷中,若再走下去,將成死巷。

而那些陣發性的頭痛、失眠、心悸,其實都是生命的一種警訊,

告訴你:「別再硬ㄍㄧㄥ了!」

我也順便提醒了自己間歇性阻塞的心,

順勢開導不自覺進入低潮迴圈的親友。

 

老闆曾和我們分享過,

身為一個編輯,最大的好處,就是「做一本書,學一件事」,

確實,透過一本書的誕生,無數次向作者取經的過程中,

無形中參與了他們人生中最精華的片段,還參透了一些功夫。

 

其實,編輯反覆讀稿的過程,

就像導演必須經過無數次內心演譯、喊卡重來,找到最適合這一幕的畫面敘事,

所以某種程度上,編輯也如同演員般,做了十本書,宛若投胎轉世了十次。

不斷地轉世,只為了和更多好的故事相遇,

以及拍出最能感動自己、也能感動讀者的代表作。

 

我很慶幸,以後老的時候,腦海中都是滿滿的經歷,

雖然,別人眼中,我們只是一直坐在位置上,望著電腦螢幕,看稿、改稿,

 

但是,我的心早已承載了好幾世的記憶,

那就是,身為編輯的,幸運的閱歷。

 

 

arrow
arrow

    三采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