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兒
曾幾何時我們都害怕自己不夠努力就會被淘汰,
沒有顯赫家世,漂亮學歷,老一輩總恐嚇再不勤奮等著老了去當乞丐,
於是畢業前擔心就業,職場後擔心升遷,若不想落得悲慘世界,就必需努力。
只不過不是每一個人出了社會就能選到天職,
有時候只是為餬口飯吃,不是每一個人長大都能實現夢想,
有時候是為了家人,在不對的位置上奮發圖強,往往付出不會有回報,隨之而來無盡沮喪跟無能為力。
善良跟道義在爾虞我詐的職場上變得弱勢,
許多人教你混水摸魚、巧言奉承、卑躬屈膝,
原來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不會說謊,
溫順的羊只會被兇狠的狼吞噬,要戴上一層又一層的面具,才能在爭權奪利的現實遊戲中存活,
只是逐漸忘記剛踏進職場那顆悸動的心。
最終,努力成為了曾經不想變成的大人,
努力變得跟身邊討厭的傢伙一模一樣,
只在意賺了多少錢,買了多少房,吃了什麼東西,去了哪些國家,
追逐著物質所建構的輝煌,卻忘記青春早已流失在瞬息間,回不去任何一個作夢的時光。
過了三十,總覺得一事無成,
過了青春,並不覺得繼續努力下去會得到應有的報償,
才發現世界最殘酷的是當你覺醒後,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原地踏步,跟上一個世代付出就能得到的果實,
八○世代充滿了無止盡的抱怨,討厭高薪老人廢物,完全無抗壓性的年輕廢物,最終好像自己也是個滑手機看連續劇的廢物。
吃得起高檔牛排館,穿得起百貨公司最新一季,手提的是名牌包包,代購買到國外最好的貨色,
如果這原本就不是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為什麼要非要努力麻醉夢想,
複製別人的人生到自己的未來,過著虛榮以外什麼都沒有感覺的窘境。
過了三十五,任性選擇退休,
跳出建構十幾年的工作圈,離開熟悉的環境,
有人說跳出舒適圈,心想倒不如說離開養豬圈,
日本電影《少女千尋》剛開始誤闖神祇聖地,父母因誤食給神明的供品而變成了豬,
女孩千尋離開前大聲對變成豬的父母說「不要吃太多,不然會被殺掉。」
覺醒自己曾經是豬,也是一種勇氣,
不對的位置怎麼努力也沒用,離開豬圈重回夢想,
一無所有至少還可以重新來過,不要等到死了才清醒,當豬並不是人生中唯一的目標。
《自己,才是旅程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