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彧 編/Dan
歷代書法家們對於如何寫好字的結構,有許多論述,留下了不少書法的理論。
但許多關於楷書結構上的說明,過於抽象而難以理解,甚至有些組字的法則並不適用於硬筆書法上,
因此就硬筆楷書的結構要點簡單列出五項,如果在一個字中能掌握這些要點,那麼寫出來的字一定就不會難看了。
在此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硬筆字大師─李彧老師書中的五項要領,
依照這樣的方式練習,慢慢就能寫出均勻的美字囉!
Step1. 筆畫空間要分布均勻
這是最基本的楷書結構要點,在書法上稱為「均間」,
也就是字中的筆畫切割出來的空間,在視覺上看起來要均勻。
這就要訓練自己的眼睛,能目測每個筆畫間的距離。
※特別注意:
「口」形的字沒有明顯的主筆可以伸展,只有在接筆的地方稍微伸出,以增加字的美感。
因為國字中有許多帶有口形的字,因此若能掌握其上寬下窄的造形,就能大大減少結構方正呆板的情形。
Step2. 主要筆畫要明顯伸展
這個要點非常重要,但也是一般人在書寫上最欠缺的組字觀念。
當我們長時間受到標楷字結構方正的影響,容易養成字形趨於整齊的寫字習慣,
導致筆畫的安排沒有長短、主次之分,無法寫出具有美感的字。
所謂主要筆畫就是一個字中寫得相對較長的筆畫,簡單稱之為主筆(或稱為主畫),
而字中相對短的次要筆畫就稱為次筆。除了少數如「曰」、「自」等字沒有明顯可伸展的主筆外,大多數的字都會有主筆。
如果一個字是一部偶像劇,那麼主筆在字中的角色就好比是劇中的主角,
必須要個性鮮明,最好還能又帥又美。
而主角以外的角色則擔任襯托主角的重責大任,
在整齣劇中怎麼樣也不能搶了主角的鋒芒,
因此要將主、配角巧妙安排,才能成就整部劇的質感。
寫字也是如此,若能掌握字中主筆與次筆的變化,
則寫出來的字就會特別優美,特別吸引人。
主要筆畫的伸展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同一個方向只能有一個伸長的主筆,
其他同方向的筆畫要相對縮短,這樣才能凸顯主筆的長度,而表現出字形的千變萬化。
下面用簡單的圖示加以說明:
那麼,要如何檢視寫出來的字有沒有主筆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字的外圍輪廓線畫出來,
如果是多邊形,表示這個字的主筆已有伸展;
相反的,如果是接近方形,則這個字應該就沒有主筆,或是寫得不夠明顯。
寫字時若能經常思考主筆的伸展位置,相信書寫的能力將大為精進。
Step3 導正橫平豎直的觀念
橫畫寫得水平,豎畫寫得垂直,是大多數人普遍存在的寫字觀念。
然而,這種觀念卻是大錯特錯。
我們從古代優美的楷書作品中所見到的字,橫畫多有左低右高的傾斜之勢,
而豎畫也經常是有些傾斜角度的。尤其橫畫的斜勢能使整個字看起來有動感,有精神。
【正確的橫平豎直觀念】
橫平:指的是橫畫應求平穩。
豎直:指的是豎畫要求直挺。
除了一個字的正中間只有單一豎畫才必須寫得垂直外,大多數的豎畫都稍有角度變化,以避免結構呆板。
【橫平】
橫畫應寫得平穩,而不是寫成水平線。橫畫多有左低右高的傾斜之勢。
【豎直】
豎畫應寫得直挺,而大多不是寫成垂直線。豎畫也經常是有些傾斜角度的。
※特別注意:一個字的正中間只有單一豎畫才必須寫得垂直。
本文摘自《寫出安定的力量:美字心經》